基金B杠杆 普通工人家庭,从不辅导作业,怎么培养出了清华博士?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4:05 点击次数:121如今的家长看重学校教育,但有些东西学校无法影响,只能依靠家庭进行教育。尽管孩子的个性、兴趣、擅长的事、成长的大环境都可能跟父母很不一样,但父母仍旧能够传递给孩子一些最重要的东西:就是自己对生活、对学习、对所做的事情的态度。
最近公公婆婆来北京和我们同住了一个多月,帮我们做饭、照顾孩子。我顿时轻松、自由了很多。
每次和公婆同住,我都有些感慨: 难怪我先生长成了一个这样的人。
并不是说他和自己的父母很像——他身上有不少高中离家后自我成长的部分。而是,你能清楚的看到, 他一些在学习、在人生态度上的特质,的确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我公公婆婆与我的父母一样,都是同一家国营工厂的普通工人,学历只有初中,少年时代就被下放农村劳动,后招工到工厂。
我家因为爷爷是知识分子,家中藏书很多,我先生家则几乎没有藏书(除了工具书)。
我小的时候,奶奶给我读连环画,爸爸给我讲睡前故事,小学低年级就有零花钱买书、买磁带,压岁钱一直可以自己支配使用。 我先生从小到大,没有过零花钱,唯一看过的几本课外书,一是工厂阅览室借的,二是学校奖励的。
我记得自己一年级期末考试只有90分、91分,我爸爸很认真地给我辅导了一段时间学习,连最早的几篇日记都是我爸教我写的。 我先生呢,他说自己从小到大,家长从来没有辅导过作业。只因为总是不交作业挨过打。
那这么 一个小孩怎么一路读到了清华博士呢?家庭教育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了影响?
我和我先生就这个话题卧谈了一晚,以下是他的讲述。
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,
完全自驱的学习
我爸对我一个很大的影响, 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。 他是厂里的钳工,搞设备检修的,整天跟扳手、榔头打交道。
但是1990年代初,我还在上小学时,他花8000块钱买了一台电脑,那是我们整个市里最早的一批电脑,连教都没有人教。 那时候工人月工资只有几百块钱,我们家存款也很少,买电脑的钱还是姑姑借的。
后来别人说:你怎么这么有远见,知道以后计算机这个东西会流行,那么早就给小孩买电脑!
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他哪是给我买的啊,他就纯粹自己感兴趣,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,要买来琢磨琢磨。
那时候厂里根本没人会用电脑。他就对照《电脑报》自己学。当时的操作系统还是DOS,他不懂英语,看不懂英文的命令和反馈,就每天下班拿本英汉词典,一个词一个词查,做了几大本笔记,才慢慢掌握门道。
我为什么小学就会用电脑编程设计小游戏?因为我看到我爸是怎么学、怎么弄的,觉得好玩,所以自己也去试。
这个当时跟学习成绩一点关系没有,但因为我爸自己感兴趣,放学他也带着我一起学,我们俩就像同学一样讨论、琢磨、摸索着解决问题。
那个时代的电脑很容易出故障,会修的人也寥寥无几。他就自己把电脑拆开,自己想办法修,而且他还敢让我上手。你想想,八千块钱这么贵的东西,他不怕被我搞坏了,我就跟着动手修。
1996年,科学家的爸爸在同事家帮忙修电脑。
他学东西完全是自驱性的,什么东西没见过、有意思,他就想搞明白,他好多钱都花在这上面了。
还有一次,他从报废仓库里花50块钱买回来一个亮都不亮了的大彩电,抱回来就拆开琢磨,想搞清楚电视机到底怎么回事。
他一个钳工,哪懂电子啊,电视机一窍不通。但厂里有阅览室,他就去那里借《彩色电视机原理》之类的工具书,拿回来对照,一有空就自己研究、摆弄,足足搞了一年,失败了好多次,最后居然把那台电视机修好了。
爱动手,不畏难,不怕失败
这就要说到我爸对我的另一个影响: 不畏难,不怕失败。
我小时候经常挨打,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考试考得不好挨过打,也从来没有因为拆家里的东西、搞坏了挨过打。 我爸打我主要是几个原因:不写作业,老师告状;晚上玩到天黑不回家;跟我妈顶嘴。
反倒学习成绩他不是很在意。没有要求我一定要考多少分、考第几名。 我动手拆家里的收音机,拆各种东西,搞坏了他也不会骂我。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。
这就使得我 动手解决问题 的能力一直比较强。 遇到难题,不会畏缩,弄不好也不怕,再想办法,有一种“我就想把它搞清楚”的劲头。
我从小到大,在学校,从来没有觉得我学习成绩多好、是个好学生——实际上我整天被老师批评,没有什么“好学生”的体验。
近期,松炀资源终止溢价收购以及回购股份被视为“自救”的举措。截至6月12日收盘,松炀资源股价已经连续七个跌停,较年内创下的历史新高回撤超过了65%,当前市值仅剩32亿元。“受伤”的不只有股民,还有一季度高位买入的公募基金,据测算,如若二季度内没有及时减仓,该基金持有的松炀资源在下跌期间损失金额或高达近亿元。
但是呢,比如有同学问我:这道题目怎么做?可能我也不会,但我就会有很大的兴趣坐下来想,一定要想办法做出来。这个过程我会很有乐趣。
高中离开家到省城读理科实验班,一开始我成绩垫底。有些同学考试刷刷刷的写,我一看,这道不会,那道也不会,每次考试只能得二三十分。
但因为我家从小就不怎么强调考试成绩,所以具体的分数并没有对我造成太大的打击和困扰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一步一个脚印,成绩也慢慢能到四五十分、六七十分,奥赛也拿了奖。
那时候寄宿,条件很简陋。夏天热,宿舍又不准装插线板。我想办法从照明灯上隐秘的“偷”了一路电,帮每个宿舍都装了小电扇。这件事也让我们班女生对我刮目相看。
后来无论是考研、读博,还是工作,我都碰到过很大的困难,航天研究更加是不断在啃硬骨头, 问题不断涌现,总要面对错误,总要解决问题。你要是畏难,就没法做事,没法往前走。 只有不怕去试新东西,不怕推倒重来的人,才能坚持得下去。
塑造自己,
而不是塑造孩子
我妈是典型的善良,勤快,温和的人,从她那里我学到最多的就是 如何与人相处。
她几乎和各种人都能聊成朋友,几乎不会与人红脸吵架,有时我爸心情不好冲她发脾气,剑拔弩张之时,她会像《大内密探零零发》中的刘嘉玲一样,突然一句“你肚子饿不饿,我煮碗面给你吃”,瞬间干戈化为玉帛。
现在你发脾气,我能一定程度的换位考虑你的感受,就是我妈对我的影响。
回头看我父母的家庭教育,我觉得最值得借鉴的是:
他们并不会想着要如何塑造自己的孩子,如何指导孩子成长,而是想着如何塑造自己。孩子自然会模仿父母的行为,这样的成长才是最适合孩子自己的。
我觉得很多父母,与其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不如说是把负担和压力放在了孩子身上,自己就负责孩子的吃穿住行,掏钱买课,就算尽到自己的责任了,然后孩子就“应该”成长成让自己骄傲的样子。
我的想法不太一样。 我会觉得,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首先应该自己去做那样的人。
比如学习、成长,人到中年的我们,自己还在学习新东西吗?要求孩子不怕挫折,那我们自己害怕不确定性吗?希望孩子有成长型思维,那我们是用成长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吗?
回想我爸其实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要考什么大学、要得第几名,但他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。每次厂里搞技术比武,他如果参加,就一定要得第一名,连续五届比武他都是冠军。
孩子的个性、兴趣、擅长的事、成长的大环境都可能跟父母很不一样,我觉得父母能够传递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东西,就是你自己对生活、对学习、对你所做的事情的态度。
这篇文章,并不是想说“你不必辅导孩子作业”。今天孩子的学习环境、学业难度和广度,已非我们当年可比。每个孩子的情况也太不一样。
更不是想说“只要这样做,孩子就能考上好大学”。
只是想探讨:家庭教育里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?哪些事,哪些影响,是学校做不了基金B杠杆,只能靠家庭的? 孩子是我们的旅伴。 从我们身上,孩子能感受到“全神贯注的乐趣”、“人生值得,这趟旅行的期待还有很多很多”吗?